天谕已有角色不见了(天谕怎么找回以前的角色)

摇旗百科 2023-11-18 阅读:25 评论:0
  陈禹安说:  春秋战国这段时期,是中国人的价值体系、道德观念得以成型的一个重要基底期。而吴越争霸又是其中最为波澜壮阔、惊心动魄,且极具样本意义的一段历史。其间,道德的坚守与唾弃,人性的扭曲与挣扎,承诺与背叛的博弈,忠孝与仁义的抉择,汇成...

抽苹果手机          潮牌盲盒

天谕已有角色不见了(天谕怎么找回以前的角色)

  陈禹安说:

  春秋战国这段时期,是中国人的价值体系、道德观念得以成型的一个重要基底期。而吴越争霸又是其中最为波澜壮阔、惊心动魄,且极具样本意义的一段历史。其间,道德的坚守与唾弃,人性的扭曲与挣扎,承诺与背叛的博弈,忠孝与仁义的抉择,汇成了万千爱恨情仇、悲欢离合,激起了无数心海狂澜,情丝乱缕。

  所以,我用心理学的手术刀来解剖这段历史,也就有了这套“心理吴越三部曲”(《鞭楚》《辱越》《吞吴》)。这一幕幕已经过去的历史,彷佛是一个个活色生香的心理学实验。在这些不可复盘的“实验”中,楚平王、费无忌、太子建、伍子胥、阖闾、要离、孙武、楚昭王、勾践、夫差、伯嚭、 孔子、子贡、范蠡、文种、西施等诸色人等在独特的文化情境中本色“出演”,他们用生命经历的心灵抉择与命运煎熬,值得我们感同身受,更值得我们引以为镜。

  导读:

  历史心理小说第一人陈禹安说,“所谓历史,其实是一间巨大的心理实验室,一打开门,看到的却是正在发生的现实”。在“心理吴越三部曲”(《鞭楚》《辱越》《吞吴》)中,他把那些历史上有名的人物心理挖掘的淋漓尽致。《鞭楚》记录的是在春秋末期,楚吴越三个南蛮国家数十年间错综复杂、惊心动魄的恩怨情仇的故事。楚国在楚平王当政的时候,重用佞臣费无忌。费无忌为了一己之私,先是撺弄楚平王诈夺为儿子太子建迎娶的秦国美女孟嬴,后来又离间楚平王和太子建的父子关系,终于导致太子建被废,亡命天涯。为了斩草除根,费无忌进一步鼓动楚平王杀害无辜的忠臣——太子太傅伍奢。伍奢的长子伍尚顾惜父子之情,主动陪父亲就死。但伍奢的次子伍子胥却不甘心接受昏君奸臣的摆布,怀着对故国故土的深仇大恨,历经千难万险,逃亡至楚国的敌国——吴国。为了借助吴国的力量为自己复仇,伍子胥殚精竭虑,帮助吴国的公子光刺杀吴王僚,成为吴国之王(即吴王阖闾)。此后,伍子胥又帮助阖闾筑建都城,延揽贤才,强兵富国,终于在苦苦等待了十六年之后,率领吴兵,势如破竹般攻破了楚国的都城——郢都。复仇的念头不但为伍子胥提供了永不枯竭的人生动力,也推动他冲破了所有世俗规则的束缚。他以楚国旧臣的身份,以下逆上,毫不留情地摧毁了楚国历代国君的宗庙,还将已经死去的楚平王掘坟鞭尸,畅快淋漓地报了自己的血海深仇,是为“鞭楚”。

  但是,楚吴两国之间的仇恨却并没有因为伍子胥的复仇成功而消弭。相反,伍子胥的这一次复仇,进一步加深了两国之间的仇恨。吴国的另一个邻国越国,借着吴楚交兵的机会,对吴国的后方发起了攻击。吴王阖闾退兵回国休整后,为了报复越国,又亲率大军对越国发起了攻击。但是,阖闾过于托大,阴沟翻船,不慎被越国击败。英雄一世的阖闾本人也为这一次失败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吴越两国由此结下了无法开解的血仇。重臣伍子胥扶立太子夫差继位。夫差朝夕不忘越人杀父之仇。在为父守丧三年后,他亲自出征,对越国发起了报复性的攻击。这一次,实力弱小的越国不再拥有前一次的幸运,被强悍无敌的吴国打回原形。越国精锐大部被歼。越王勾践深知杀父之仇不共戴天,既然无可幸免,他只能倾尽最后所剩的五千死士,与吴兵拼个玉石俱焚。但越国大夫文种利用吴国内部的矛盾,巧妙斡旋,争取到吴国宠臣伯嚭的鼎力支持,否定了伍子胥必要将越国赶尽杀绝的主张。机心暗藏的吴王夫差转而要求越王勾践偕同夫人到吴国为奴,为阖闾守墓,以期通过对勾践的人身侮辱来达至为父复仇的目的,是为“辱越”。

  越王勾践在吴国忍受了三年的屈辱之后,最终赢得吴王夫差的信任,被夫差释放回到越国。然后上演了一部被后世人脍炙人口、耳熟能详的励志故事,这就是蒲松龄的对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细细盘点整个中国历史,兵败被俘、屈身为奴的君主并非只有勾践一个,但能够坚忍不拔、忍辱负重、绝地反击、以弱胜强、实现惊天大逆转的,却只有勾践一人。勾践完成的这一举世无双的丰功伟业,就叫做“吞吴”。人们把勾践的成功称为“吞吴”。这一个“吞”字非常传神地表达了勾践所取得的成功的侥幸与不可思议。当我们比喻人心不足时,往往用“蛇吞象”来表达。一条小蛇和一头大象,相差何其之大,但是小蛇竟然想要吞象,这显然是不可能的。而“越吞吴”就等同于“蛇吞象”。因为长期以来,就实力而言,吴国不啻是一头大象,而越国只是一条不折不扣的小蛇。勾践之所以能够完成举世罕见的“蛇吞象”,也是和他自己的坚持不懈、永不放弃分不开的。这就是越王勾践的励志故事“吞吴”。

  读春秋时代的故事,探究中国人性格形成的历史原因。

  今天我们开始阅读心理吴越三部曲之一《鞭楚》第09节,重温这些激荡人心的春秋人物故事。

  09 甘心当个男“护士

  伍奢的这番话明白无误地宣示自己已经洞悉楚平王的险恶用心,而显然楚平王是不希望伍奢知道他的用心的。但伍奢却说什么伍员有先见之明,一定不肯来。如果真是像楚平王所说的大好事,为什么不来?这样等于是直截了当地翻开了楚平王蓄意要隐瞒的底牌了!

  伍奢真是一个绝对的君子。口中所言,正是心中所思。也许,他并不是不会说谎;也许,他并不是不懂说服。他这样做,只是因为他自己的选择。在强权面前,他没有选择阿谀奉承,没有选择明哲保身,也没有选择虚与委蛇,更没有选择摇尾乞怜,他只是听从了自己内心的召唤,即便是九死也不悔!这样的人,身居高位,却连自身也保全不了,还要连带株连家族。这样的行为,也许会被今天很多的人视为迂腐、愚不可及。但是,如果没有这样的人,我们的历史就不会有挺拔的脊梁,支撑起世世代代精神风脉的传承。

  脸皮既然已经扯破,楚平王也就顾不得遮掩,赤裸裸就上阵了。楚平王说:“你只要按我说的去做,他们接到信,来与不来,都与你无关。”

  君子真是一种安于现状,默守成规(不是“墨守成规”)的物种。所谓安于现状,就是不管境况如何恶劣,君子都安之若素。所谓默守成规,就是不管成规如何悖逆,君子都默默忍受。

  伍奢明明知道楚平王不怀好意要自己的命,明明知道自己这封信一写,儿子的命也要被葬送,但伍奢还是按照楚平王指定的口径,当场写下家信一封:

  书示尚、员二子:吾因进谏忤旨,待罪缧绁。吾王念我祖父有功先朝,免其一死,将使群臣议功赎罪,改封尔等官职。尔兄弟可星夜前来。若违命延迁,必至获罪。书到速速!

  从伍奢答应写这封信,我们可以发现两个问题。

  第一,从人这一物种来说,很多社会心理学、进化心理学的规律是通用于不同文化中的人的。但从文化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中国人和西方人有着很大的不同。中国的传统文化强调个人应该依附并融入团体,在团体内恪守本分,维护好团体的和谐与完整,并将团体的目标与利益置于优先地位,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个人利益。而西方的文化则强调个体的自给自足,即便加入团体,也应该是个人基于自身利益的选择。个人在团体内仍然要保持自主性,并与团体维系适当的心理距离。而且,个人目标往往优于团体目标,个人利益往往重于团体利益。

  从进化心理学来说,人的第一需求就是确保自身的生存及随后的基因传承。但某一社会的特定文化(亦即社会规范)一经形成,也会对身处其中的人提出要求。当两者的要求出现矛盾冲突时,就会出现竞择。你是为了确保自身的生存而背弃文化的要求,还是为了维护文化的尊严而舍弃自己的生命?

  就伍奢此刻的境遇而言,他是楚国统治阶层中的核心成员。按照他业已成型的价值观,他首先要维护的是这个阶层的和谐与完整,即便是要牺牲自己以及家族的利益,也不能有所退缩。这就是文化对他的教化与要求。当然,这样的竞择也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但当时的主流就是像伍奢这样的宁愿放弃自己的生命也要维护道义不受侵害。像费无忌那样的小人此时还只属于极少数。

  所以,伍奢明知道写信让两个儿子前来,对自身是极为不利的,但是他仍然屈从于文化的压力而表示服从。

  第二,我们也可以从中看出权威的巨大影响力!

  面对权威,人们往往会迷失自我,盲目服从。这也是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认知机制。在荒蛮的原始社会,人们要想生存,就必须抱团行动。而一个团队中的不同个体,必然存在着体力和智力的差异。最初是体力起主导作用。体力强悍的人往往成为团队的领袖。随着人的不断进化,智力的作用就变得越来越大。那些智力过人的人,也就是具备了更多生存智慧的人。如果不服从这样的人,很多个体的生存就得不到保证。比如神农氏,尝百草之后就成了一个顶级的权威。如果其他人不按照他的指示,胡乱进食,很可能就会误食毒物而亡。像这类的权威还有很多。久而久之,人类的基因里就储存了服从权威的信息并代代相传。到了文明程度较高的时代,尽管生存的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变,但这样的认知机制依然存在。只要某些个体,通过言行的实践、世袭的职位、专业的特长等获得了权威地位,他就可以发挥十足的效力。

  比如,在美国的一家医院里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真实而可笑的事情。一位很具权威的医生给一位中耳炎患者开了一支药水,吩咐护士为其滴治。这位患者是右耳发炎。英语的右耳是“Right ear”,但Right往往简写成“R”。这位医生随手写成“滴入R ear”。因为是手写体,“R ear”就被连在了一起,变成了另外一个单词“Rear”。而Rear是“后部”的意思,可以指代“肛门”。可爱的护士拿着这份神圣的天谕,快步走入病房,不由分说,拉下病人的裤子,将药水滴入了病人的肛门!

  这位“可爱”的护士,哪怕是用脚趾头想一想,也该想到,用于治疗耳朵发炎的药水,并不是开塞露,怎么能滴入肛门呢?但是,在权威浓重的威慑力下,这位护士早已经放弃了思考。她的所作所为,完全是权威意志的体现。

  对于伍奢来说,也许并不像这位护士那样无知无觉地盲从。但他在内心小小挣扎一下后,还是不折不扣地按照楚平王的指令,一一照办。仅就最终体现在外的行为而言,伍奢也是一位“可爱”的护士。

  不过,伍奢也还是留了一手!

  这一手就体现在这封信的最后四个字上。“书到速速!”意思是你们两个接到我的信,可要赶快啊。如果没有这四个字,整封信的内容也是完整的。而伍奢最后着重提出这四个字,应该不是画蛇添足。

  伍奢这也是隐隐在提醒两个儿子,这其中是有诈的。伍奢认为,小儿子的才智远在自己和大儿子伍尚之上。如果连自己都能识破楚平王美丽的谎言,伍员肯定也能。但伍奢受制于文化及权威的束缚,他不能直接让儿子抗命不来,远走避难。他把选择的权力交给了儿子,让他们自行选择。

  而以他对两个儿子的了解,他知道大儿子一定会奉召而来,而一贯逆反的小儿子则很可能是另一种选择。这一点,他前面已经明白无误地告诉过楚平王了。

  在这里,我们还有一个疑问。为什么伍奢对于小儿子伍员具备如此深厚的信心呢?难道伍员从小就异于常人并做出了与其年龄不符的惊人之举?

  实际上并非如此。

  到目前为止,伍员并未有任何惊艳的表现。前面伍奢毫无愧色地对楚平王说伍员是一个有“先见之明”的人。伍员并无自己的封地,一直跟随在父亲伍奢身边。如果伍员真有“先见之明”,就该早点看穿费无忌“调虎离山”的真实用意而提醒父亲及太子建早做提防;如果伍员真有“先见之明”,就该在楚平王诈召伍奢前往之际提前识破而让父亲及早想好应对之策;如果伍员真有“先见之明”,就该提前告知父亲如何用言辞打动楚平王以保住太子建。

  既然伍员并无突出表现,那为什么伍奢会给予他如此高的评价,并对他抱有如此之厚望呢?

  其间的原因并不能用父亲溺爱小儿子来加以解释。实际上,伍奢之所以这样推崇伍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伍员的长相与身材!

  伍员身材魁梧,状貌奇伟,令人一眼看上去就生出崇拜仰慕之感(我们现在肯定无法找到伍员的画像来详细观瞻。但历史上当得上“状貌奇伟”四个字至少还有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左宗棠。读者诸君不妨去找找左宗棠的黑白相片一观,庶几相当)。所以,伍员此刻真正异于常人的不是他的才智,而是他的容貌!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巴特·辛普森效应,说的是:大多数人认为,那些长相一般的孩子,他们的才干和社交技能都不如那些长得漂亮的同龄人。

  也就是说,如果你长得好看,你身边的人们就会自动将聪明、能干、善良、慷慨、仁慈等诸多美德加到你的头上。

  心理学的调查也早已证明,长相英俊娇美的人,不但能够赚更多的钱,而且能够在违法时被判更轻的罪。

  伍员的容貌真是帮了他的大忙,让他刚刚青春年少毫无建树之时,就获得了父亲的高度赞赏,其评价远远在其兄伍尚之上。由于伍员的活动范围也只在父亲身边,所以他暂时还没有获得更多人的欣赏。不过,心理学的铁律早已注定,只要他走出去,和更多的人展开交往,他的长相魅力就会展露无遗。他的父亲伍奢只是第一个被他的容貌所折服的人。

  但尽管如此,联系起伍员截至目前在政治实践中的种种表现,说得难听点,他只是一个“政治花瓶”。当然,人总是要经历成长的。此刻的伍员虽乏善可陈,但谁又能料到他的未来也是如此呢?

  再说楚平王一看伍奢的信,通篇都是按照自己的要求所写,而且最后的“书到速速”四个字更是令他十分满意。楚平王当即下令将信封好,马上给伍尚、伍员送去。

  此信一去,伍奢的两个儿子其实都有可能奉召而来。因为这是身陷囹圄的父亲对儿子的召唤。而在当时的世代,父亲之于儿子的权威,一点也不亚于楚平王之于伍奢这样君臣之间的权威。

  楚平王本可“如愿以偿”的一网打尽,可惜他选错了送信的人!

  心理感悟:不要诟病“以貌取人”,这是人类的通病。

  ﹙未完待续,相约下周五﹚

  作者简介:

  陈禹安 心理管理学家、资深互联网商业观察者、资深书评人、高级经济师、宁波大学特聘教授。开创“心理经管”与“心理说史”两大写作流派。

  “心理说史”的代表作有“心理吴越三部曲”(《鞭楚》《辱越》《吞吴》三本),《向子贡学说服》,漫画心理三国三部曲(《我是曹操,我怕谁》(上下册)《忠义保证前途》(上下册)《无算计,不诸葛》(上下册))等。

  “心理经管”的代表作有《激励相对论》(企业管理者对员工的另类激励法)《海底捞能捞多久》《这是CEO的菜》(高管必备的几项战略思维)《心理乔布斯》(乔布斯获得巨大成功的心理密码)《人性之根——互联网思想的本质》等共计20余部。

抽苹果手机          潮牌盲盒

版权声明

本文转自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摇旗百科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